三掌门 >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> 二百一十三章:因果循环

二百一十三章:因果循环


道旁僵卧满累囚,过去旃车似水流;

        红粉哭随回鹘马,为谁一步一回头。

        随营木佛贱于柴,大乐编钟满市排;

        虏掠几何君莫问,大船浑载汴京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百骨纵横似乱麻,几年桑梓变龙沙;

        只知河朔生灵尽,破屋疏烟却数家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首诗,是金末元初时期的著名诗人元好问的作品,诗名叫做《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》;诗里面描写的是汴梁城中的皇族家眷,被来自北方的侵略者押送着,离乡别井,到北方去当俘虏和奴隶的种种惨况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,这首诗里面描述的俘虏,并不是宋朝的徽宗钦宗和他们的眷属,以及大臣们;这里面的俘虏是金国完颜家的后代-金哀宗完颜守绪和他们的眷属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首诗里面的侵略者,也不是金国的完颜粘罕几兄弟,而是来自北方大草原的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后裔-窝阔台大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首诗里的故事发生在“靖康之耻”的一百多之后,但是,里面的种种情景,全都似曾相识。

        里面的故事情节太相似了:蒙古人对金国完颜家做出的种种暴行,包括对金银财宝的疯狂掠夺,对皇室和大臣的女眷的强暴行为,等等,与百多年前的靖康之耻中,完颜家对宋朝老赵家做出的种种行径,几乎如出一辙。

        元太祖甚至直接诏令道:“除完颜氏以外,余皆赦免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点已经被世人所认同,在靖康之耻中。完颜家族确实做得太过分了。可以说得上是惨绝人寰。不留任何的余地。

        乃至百年以后,元朝的史官对于金朝之灭国之祸,也在幸灾乐祸,并做出了如下的慨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金(国俘人之主,帝人之臣,百年之后适启崔立之狂谋,以成青城之烈祸。曾子曰:‘戒之戒之,出乎尔者。反乎而者也’。岂不信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佛家常常对世人说:“今日所受的果,乃是昨天种下的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宋朝老赵家之所以遭受“靖康之耻”此等大难,把眼光顺着历史的长河往前看,很容易就能发现,徽宗和钦宗的祖先们,都曾经做了什么罪孽。

        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这一脉,都是源自宋太宗赵匡义;因为宋高宗后,把大位还给宋孝宗,而宋孝宗赵昚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。

        宋太宗赵匡义当年“烛影斧声”,杀死其兄宋太祖赵匡胤。后来又逼杀侄子赵德芳,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储。坏尽阴德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还不算,宋太宗赵匡义对于南唐后主李煜一家所做出种种恶行,简直是禽兽不如令人发指。

        宋太宗诏令李煜一族的女眷定期入宫参拜,每次必定滞留数日,供太宗玩乐;太宗甚至命画工把其中的精彩之处给描绘出来,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幅的宫廷淫照画---《熙陵幸小周后图》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篇?果报?胜国之女致祸》有如此记载:“偶于友人处,见宋人画《熙陵幸小周后图》:太宗头戴幞头,面黔色而体肥,器具甚伟;周后肢体纤弱,数宫人抱持之,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。盖后为周宗幼女,即野史所云:每从诸夫人入禁中,辄留数日不出,其出时必詈辱后主,后主宛转避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后主李煜奈,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写了一首词,以作排解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首词就是在后世流传甚广的《虞美人》:

        春花秋月何时了,

        往事知多少!

        小楼昨夜又东风,

        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        雕栏玉砌应犹在,

        只是朱颜改。

        问君能有多少愁?

       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        后主李煜没有料到,就这样的一首词,竟然能触动了宋太宗赵匡义的杀机。

        跟据宋代王铚《默记》中记载,后主李煜最后因为写《虞美人》而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。牵机药一说是中药马钱子,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,全身抽搐,头脚缩在一起,状极痛苦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煜死后,葬洛阳北邙山,小周后悲痛欲绝,不久也随之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《熙陵幸小周后图》中的场面描画太过传神,后世的临摹颇多。

        明姚士麟《见只编》亦云:“余尝见吾盐名手张纪临元人《宋太宗强幸小周后》粉本,后戴花冠,两足穿红袜,袜仅至半胫耳。裸身凭五侍女,两人承腋,两人承股,一人拥背后,身在空际。太宗以身当后。后闭目转头,以手拒太宗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靖康之变,金人灭宋,裹挟徽钦二帝及三千宗室嫔妃公主北归,遭遇之悲惨,命运之坎坷,外人实在难以想象。

        宋徽宗的其中一个妃子韦氏娘娘,也就是高宗赵构的生母,被俘时三十八岁,在金朝被金人凌辱十五年,绍兴和议后才被放回南宋,成为高宗的韦太后。

        韦太后在金朝,还留下了两个宋高宗的有金人血缘的混血兄弟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元人冯海粟曾在《熙陵幸小周后图》上题了如下的诗句:

        江南剩得李花开,

        也被君王强折来;

        怪底金风冲地起,

        御园红紫满龙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首诗的意思非常直白::宋太宗你"qiangjian"了别人妻子,而你的后代宋徽宗钦宗和宗室嫔妃公主3000人)也被金人大肆"qiangjian",这真是报应了

        宋太宗赵匡义这一脉,随着高宗赵构的后而终,其余的血脉都跟随徽宗钦宗二帝在关外为奴为马,最终黯然消失在历史当中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老赵家的另外一个分支,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,命运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宋太祖赵匡胤以武功定天下,却未尝杀一降王:论是对后汉的刘氏后人,南唐的李后主,抑或是后周的柴家,都是礼遇有加,让他们享受基本的尊严。

        宋高宗之后,宋孝宗赵昚即位,太祖赵匡胤的后人重执掌皇位;直到百年之后,被元世祖忽必烈所灭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元世祖平灭南宋后,并没有对宋朝的皇族做出一些过分的举动,反而实施了一系列的恩恤的措施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,免去宋帝系项牵羊的俘囚之礼,并授上司徒,封瀛国公;又比如,对于宋氏皇族,日支羊肉一千六百斤,供奉甚厚;甚至,即使日后有宋人以宋帝为旗号反叛,蒙古也没有加害宋朝宗室。

        等等等等

        难怪佛家经常劝诫世人:因果循环,报应不爽。

        。未完待续。。)

        ps:谢谢zhuxyhh01大大悦榜tul大大天利大大的打赏和支持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章和靖康之变的终章,从下一章开始,是的一卷《天下群贼》。


  https://www.3zmwx.cc/files/article/html/17/17688/8214345.html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3zmwx.cc。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3zm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