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掌门 > 大爱无边 > 第104章 签约大会

第104章 签约大会


在林峰说完,杨大石就看向谢老根,依然持怀疑态度问道:“诶,你说能不能做?”
“做是能做。”谢老根说着有些犹豫,“我只是怕,我们没有技术,这果树种不活呀!”
“这个你们不用担心,郭组长已经在乡里开会了解过了,只要你们愿意承包荒山种植果树,乡政府就会派专家专门指导你们种植果树,保证果树的成活率。”魏杰补充说道。
听了魏杰的话,杨大石和谢老根互看了1眼,各自抽了口烟,沉思了片刻后,谢老根说道:“大不了搏1回,我决定报名。”
谢老根答应,3个年轻人各自看了1眼,都露出开心的笑容。
杨大石抬头看着谢老根,心里还是摇摆,问道:“老根,你可想清楚了,这可是大事。”
“考虑好了,我这1辈子没本事,就知道在这大山里种庄稼。”谢老根指山那边1大片荒山,说,“这片荒山要是真的种上果树,1定会是大丰收。既然乡政府有这样的政策,那我们也就大胆地干。不为别的,就为我们的下1代,不要被这大山困住。”
在听了谢老根的1番肺腑,杨大石使劲地吸着卷烟,想了好1会儿,才说:“那就干,我就不信,这人还会被尿给憋死。”
3个年轻人1听,都兴奋了起来,3人各自击掌。
离开杨大石家,谢老根又带着他们去了几家,游说出奇的顺利,大伙听说谢老根和杨大石都报名了,本来还在摇摆观望,现在也都放手1搏,都答应了下来。
现在林峰他们在山顶村登记报名的,已经有2十几户人家,还有十几户是由于家里都是老人和小孩,没有劳力,所以也就没报名。
林峰相信,只要这些已经报名的山民把果树种起来,那些在外打工的,也会回到山里,跟他们1样报名签约承包荒山的。
前山村和后山村也很顺利,截止目前,这3个村子,已经有1百多户报名,剩余的几十户,他们相信,再不久的将来,他们也会加入承包荒山种植果树的行列。
郭明义把报名册递交给了乡政府,得到了乡政府的大力赞赏,并通知郭明义,让这些人带着身份证和户口本,到乡政府来签订合同,待专家勘察地理位置后,就可以引导村民开始种果树。
云瑶山后面的很多村子,都听说前山村的村民都报名签约承包荒山了,大伙都1改以往观望的态度,纷纷报名承包荒山。
至此,郭明义的扶贫组,共收到了581户报名。
据郭明义透露,这片荒山有300多公顷,也就是大约5000多亩地。
云瑶山共有59个村,将近4000户,两万多人口。如果按1半的户主愿意承包荒山,那就有2000户,平均下来每户可以分到2.5亩山地。
乡政府考虑到,有些户劳力多,有些户劳力少,所以就按照承租1亩、两亩、3亩的量来制订合同。
第1批,乡政府考虑种植橘子树。
这橘子树喜光照,耐干旱,病虫害少,而且种植以后成活率高,村民也好管理。
橘子树生长周期短,1般3—4年就能挂果,且产量也高,1般单株可采摘果实40—50公斤。如果按每户承包3亩山地来算,这1亩地可以种植50—60棵果树,按照1亩种60棵果树,就是180棵,可以净收9000公斤果实。
现在市面上橘子价格是1斤6—7毛钱收购,按照最低6毛钱收购,每户就可以赚得1万多块钱。
除去1些施肥和杀虫剂的钱,这样算下来,每户可以净赚9000多块钱。
这和出去打工赚得差不多,但是要比打工少花销,也多出了空余时间,算下来还是很合算的。
这样算,基本上他们所贷的款,1年就能回本,往后就是实打实的赚。
如果将来的果农户,有能力再扩大种植面积,1年赚个1两万还是有的。
这样比出去打工可是要强多了。
7月25号,乡政府的签约大会正式开始,现场人山人海,基本是前来签约的村民,也有1些是青山乡其他村的,也有跑过来取经的。
早上十点,签约大会正式开始。
首先由青山乡书记何纪常讲话。
何纪常3十56岁,年轻有为,在上任的1年多,为青山乡做了不少贡献。
这次的山区扶贫种植果树,也是他首先提出来,然后在乡政府党委大会上经过商讨,最终全票通过,敲定了这个扶贫计划。
青山乡共有1百多个村,1半以上在云瑶山,人口近4万,有接近3万人口平均年收入不足500元,是彻彻底底的贫困乡。
何纪常上任就头疼,因为在他前面几任都没有做出什么业绩,不仅没有把青山乡的经济搞起来,反而让山区的村民越来越贫穷,其根本原因就是思想保守,不敢创新,没有实打实干。
宝山县县委也就是看中了何纪常是个年轻人,思想比较前卫,又是个实打实干的干部,所以就把他下派到青山乡历练,无论他有没有干出业绩,3年后他都会被调任到宝山县县委大院。
所以宝山县县委书记李佑廷,对何纪常寄予了厚望,如果他在青山乡做出业绩,他就能顺理成章地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当个文秘。
何纪常走上台,在话筒前站定,扫视了1眼台下的所有村民,然后发言:“各位乡亲,感谢大家前来参加这次《扶贫承包荒山签约大会》。”
“啪啪啪……”
下面响起了1阵热烈的掌上。
“大家都知道,我们青山乡是宝山县最落后的1个乡。青山乡背靠云瑶山,被这座大山阻隔,让我们世世代代发展不起来。”
何纪常放下演讲稿,用自己的语言,发自肺腑的说道,“我也是从大山里出来的,我深知大山的苦。在这大山里,1,没有收入,2,没有教育,3,没有路。这3样就是压在山民身上的3把枷锁,我们只有把这3把枷锁去掉,我们才能发展起来。”
“俗话说,要致富先修路。这句话说说容易,做起来可不是1件简单的事,尤其是这山路,修起来就更难了。”
“但是我们不怕难,只怕大家不愿意配合政府。这次看到大家承包荒山的积极性,我感到很欣慰啊!说明什么呢?说明我们山民的意识在增强,说明我们官民开始1条心。我相信,通过这次的扶贫,青山乡1定能摘掉贫困的这顶帽子,从此扬眉吐气,大家说是不是?”
“是……”台下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声,1个个激情高涨。
何纪常示意安静,开始继续说:“这次承包荒山,大家不要有顾虑,你们尽管签订合同,量力而行,签1亩两亩都可以,我们慢慢来。”
“银行会给你们无息贷款,还款周期是5年,5年内免息,5年后收取利息。但是大家不必担心,这次我们种植的是橘子树,它的生长周期短,3—4年就能挂果,为大家产生效益,基本上1年就能回本。”
“有些山民可能会担心销路问题,这个大家大可放心,乡里都已经联系好了销路,你们尽管种,销售由青山乡政府统1管理。”
何纪常指向山上,又说,“那条山道,我已经向县里申请拨款了,我想很快就会有回应。到那时,山道修好了,也差不多是果树丰收的时候,大伙就能赚到钱,我相信,青山乡人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。”


  https://www.3zmwx.cc/files/article/html/43288/43288783/13131210.html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3zmwx.cc。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3zm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