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掌门 > 月满西楼 > 第3章 乾坤至宝无文章

第3章 乾坤至宝无文章


那晚的长安街对夏西楼而言,和曾经任何一晚的长安街没什么不同,就是今年的梨花开得比往年更加繁盛。

        清点核对藏品拍卖的具体收藏,和对方高层寒暄,免不了要组局小聚,喝得微微有些上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来夏西楼已经让司机开回鹤园,但有份文件落在了鹤归,夏西楼想着刚好散散酒气,便让司机折回。

        夏西楼长腿稍曲,虚坐在前厅桌沿。燃了支烟,照例是万宝路。深吸了一口烟,缓缓吐出烟圈,便不再抽,让烟燃着。燃尽的烟灰一点点弹落,烟蒂烧得太短,有点灼手。

        啧。

        夏西楼本来已经准备等这支烟燃尽便离开,没想到等来了一个推门询问的小姑娘。

        听到推门声,夏西楼才正了正身子。女孩出声询问是否还营业,他便实话实说,顺手把烟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打烊了。”但天色不早,窗外还滴着小雨。多做她这单生意,倒也无妨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朝女孩走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眼他感觉这小姑娘和三月雨中的梨花意蕴相同,有股子傲劲儿,清澈通透,自负花香。bbr驼色大衣,麦昆经典白鞋,发髻由一根玉钗盘着,清清冷冷,温温柔柔。

        对方电话响起,明显有些急事。只是他没想到这小姑娘直接询问他的私人联系方式,而不是询问店铺平日的营销联系方式。

        到底是年纪轻,心思也总还是可探得其踪迹。店内昏黄的灯衬着少女几分羞怯。

        无伤大雅,加便加了,调出微信二维码,扫码,通过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您好,我是黄月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登舟望月,舟中对月,名字和人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是夏西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月舟和唐诗易等人会合后,点开微信未读消息,原来,他叫夏西楼。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的西楼吗?

        “舟舟,你怎么了呀,快过来一起放孔明灯啦。”唐诗易叫她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月舟收起手机。倒也没有继续回复。

        太热情,反倒奇怪。

        小雨初停,空气里仍弥漫着水汽。黄月舟四人在孔明灯上写下各自的心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身边的人永远在身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身体健康,开心常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成为想成为的人,永远做自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心想事成,万事皆宜。”黄月舟又补上一句,“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灯芯被点燃,四个人一起放手,让孔明灯带着四个人18岁的心愿腾空高飞。

        飞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吧。和我们的愿望一起。四个人心里默念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她们还是太年轻,并不曾知道故事的答案。总以为努力就有结果,可世间多的是努力过后的遗憾收场。

        努力在很多事情上都行不通,特别是和情字沾边后。人也不能太贪心,最后可能不过是竹篮打水,只是一场空。

        孔明灯的红越来越淡,化成天边闪烁的微光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月舟一行人踩着闭寝的时间,卡着点回到宿舍。四个人各自忙碌一天,便都早早歇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次日,黄月舟终于开启了大一下学期的学习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 昨天从机场回学校的路上,唐诗易问黄月舟这学期选修了哪两门课,当时因为被那双缠着18颗佛珠的手吸引了视线,便也忘了回答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茶道,和田玉鉴赏。这两门课。

        悠悠古韵,千年风雅,透过历史,缓缓抚过黄月舟的心。

        遍读诗书,通达事理,闲时围炉煮茶,看庭前花开花落,提笔写春秋缱绻。亦可丈量万千山河大川,将一幅幅波澜壮阔、萧瑟绵绵用相机定格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黄月舟希冀的生活,她也循着本心修习这两门课程,皆是涵养心绪、洗涤污垢的静心课程。

        大一尚有早自习的传统。一早,黄月舟同室友一道上过自习,各自完成一天的课程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天倒是很清闲,只有两节和田玉鉴赏课。黄月舟看着课表,心中感叹。

        待黄月舟找到教室,发现这节课的老师还没到,教室里坐着的人也稀稀疏疏。之前的几节课黄月舟还未能返校,不认识老师,也并不了解这门课程,索性就坐在第一排听个真切。

        上课铃响,从教室门外走进一位挽着发髻,身穿浅绿旗袍,披着亚麻披肩的优雅女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同学们,大家好。我们今天还是讲和田玉,我带了一些小的籽料,待会讲到对应的地方会发下来,大家互相传着看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声音温柔,端庄大方,黄月舟对这位老师的第一印象便是极为喜欢的。搜索了相关课表,才知道这位优雅的老师,名叫夏海棠。

        海棠花未眠的海棠。名字也是极美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夏海棠讲楚氏玉器,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最高峰。讲和田玉呈现纤维交织状,谈和田玉山料、山流水、籽料的形成过程。

        说到和田玉的形态和质地温润细腻时,从绒布袋中拿出几个装有各种皮色和形状的和田玉的托盘,发给学生们轮流赏玩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大家都上手盘一盘,可以拿手机的手电筒照射观察和田玉的质地,能看到内里丝丝缕缕缠绕的胶质状结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有几颗小的青花是于田的籽料”,夏海棠边说边走下讲台拿起托盘里一颗黑白分明的青花籽料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像我手里拿的这一颗,黑白分明。黑白界限清晰,白的越白,黑的越黑,品相越好。”说完,夏海棠便把这颗青花籽料递给了坐在第一排的黄月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可以拿手电筒照着看里面的结构。籽料是最珍贵的。但是哪怕是籽料,如果它是被抛光打磨过的,再漂亮也不要入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且市面上现在的造假技术也很厉害,他们为了去伪造籽料,会采用化学手段腐蚀玉石表面,做出籽料的毛孔感。但是籽料是山体崩塌滑落后在半山腰翻滚碰撞摩擦,在河床中被水流侵蚀,最终形成大小深浅分布不均的毛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虽说籽料也有毛孔,但是它的毛孔总的来说会比较小,外表更加光滑。造假虽然能制造毛孔,但是很难伪造天然形成的自然的毛孔。大家拿手电筒从侧面打光,可以看到这些石料的毛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夏海棠给学生们时间,去观察和感受那些玉石。她走到学生中间,俯身询问学生是否有疑惑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月舟也是这时才看到老师手腕上的玉镯和悬于胸前的兔子玉坠,两个物件儿品色相同,应该是一块原石打了一个玉镯,余下的料子又请师傅雕刻了一些小物件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月舟把手中那颗带着红皮的白料递给夏海棠,复向老师询问道:“夏老师,这种小颗的原石籽料,是打孔还是通过其他方式佩戴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最好的方式是免打孔,可以给玉石外面镶一圈金丝,相当于做一个放置玉石的容器。品相好的料子都是不打孔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打孔的料子不论是观赏价值还是商业价值都会大打折扣。不过像我今天脖子上戴的这个兔子,是用好料子切割后剩下的边角料雕刻的,打孔倒也无所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诶呀,这颗料子你就盘了一会就这么油了,你真的很适合盘玉石。”夏海棠笑着回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将教室一圈走完,夏海棠回到讲台上,说道:“之前有同学发微信跟我说,自己对文玩收藏感兴趣,希望我能讲一些和文玩相关的知识。老师对这方面研究不深,但是我认识一些业内文玩收藏家,等我确定时间之后,邀请这几年的文玩新秀给大家来讲两节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下课时间到了,大家可以走了,有问题的同学可以来问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夏海棠说完,教室里的学生陆续离开,黄月舟走上讲台,说道:“黄老师,我对玉器和文玩都很有兴趣,想要加您一个微信,以后有问题可以找您请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两人互加微信,看到微信聊天界面,黄月舟记起昨晚约定好要去鹤归看几串手持珠子和手把件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现在还早,可以晚一些等下午再去。黄月舟划着手机屏幕,看到昨天添加好友后的聊天框,点进去记录还停留在夏西楼礼貌打招呼的信息。

        点开微信头像,是一张背影,图片亮度很低,但也能看出篝火映照下的侧脸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入朋友圈,背景是一座雪山,拍摄地点离雪山距离较远,依稀可见色彩斑斓高悬而挂的经幡。黄月舟发现夏西楼的朋友圈更新频率不高,最近一条的朋友圈还是一篇文物发掘的相关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往前翻,有去各地旅行的风景照片,还有几张做饭的照片,红木家具,雕花精致的餐盘,连食物摆盘都很有讲究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张照片吸引了黄月舟的注意,有一张明显他拍的切菜照片,修长的手指收拢按住一节洗净去皮的莲藕,依旧带着那串儿佛珠。

        篝火,雪山,经幡,佛珠。

        干干净净,入世却也脱俗。

        是西藏吗?他信佛吗?黄月舟心中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朋友圈看着温和,实际上难以了解和接触。黄月舟本来准备退出夏西楼的朋友圈了,突然看到有共同好友给夏西楼的朋友圈点赞了,黄月舟点进去想看看是谁,竟然是自己的和田玉鉴赏老师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月舟心思转了个弯,夏西楼、夏海棠,两个人都姓夏,名字都出自诗句、含有古意,都接触玉器这些风雅的玩意儿,说不定真有什么亲戚关系。

        可黄月舟现在也没有询问打扰的身份和理由,便在心中留下一问,退出微信。


  https://www.3zmwx.cc/files/article/html/73778/73778485/6579578.html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3zmwx.cc。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3zmwx.cc